距离杨渥所处战场以南八里,此时赵在礼的心中既充满着兴奋,又填塞着恼怒。
让他感到兴奋的是,他统领的银枪效节军在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内,就击溃了吴军一万五千大军,斩杀敌军不可计数,而自身的伤亡却极为轻微,甚至还不到一百人。
这样重大的胜利,是赵在礼在渡河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当初听到李存勖的渡河作战计划时,其他将领比如石敬瑭、李绍荣等,心中都很激动,对这个计划大为赞同;但赵在礼却不同,他那时对这个计划是非常担忧的。
毕竟过去一年多与吴军的交战经历可以看出来,吴军的实力不是吹出来的,他们能够消灭后梁等,一统黄河以南地区,凭借不仅是优秀的战略,更是凭借强大的军力。
在兵力远远不如对方,而将士的质量又相差不多的情形下,却想着来一场破釜沉舟的战斗,寄希望于突袭取胜,赵在礼觉得这未免太冒险了。
但如今看来,李存勖的设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他们现在的确看到了胜利的可能。
这让赵在礼不得不感叹:“大王就是大王,而我却只能做个普通将领,果然是有差距啊!”
不过除了感到得意以外,赵在礼同时还感到非常恼怒。
当他击溃吴军主力后,他没有过多纠缠,只留下配合他进攻的那一千骑兵继续追击敌军溃兵,而他自己则率领银枪效节军的主力打扫战场,准备稍事休息后便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有消息传来说,负责追击敌军的那支骑兵部队遭到伏击,士卒折损大半。
这个消息让赵在礼大吃一惊,“难道说吴军援军已经抵达了吗?若是这样的话,倒是不能急着赶去支援大王,必须先搞清楚这边的情况再说。”
好在,从逃回来的士卒那里,赵在礼得到具体的消息,原来伏击他们的并不是吴军的援军,而是之前被他们击溃的溃兵。
李德诚作为吴军后军统帅,当大军遭到突袭而陷入崩溃时,不管是谁都难以挽回败局,所以他在见大势已去后,当机立断率领当时尚算完整的两千多人撤出了战场,退到一片树林里休整。
在那里,他们又陆续收拢了一些溃兵,使得整个兵力达到三千多人。
这时,经历了一场惨败之后,将士们士气极为低落,对敌军充满恐惧,所以不少部将都认为,现在应该立即撤退,先返回平阴休整后再做打算。
不过这个提议却被李德诚坚决拒绝了。
在李德诚看来,他身为统兵大将,负责统领后军,却遭逢如此惨败,已经无颜面对吴王,若是现在什么都不做就狼狈逃回去,那么今后他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
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敌军不会仅仅突袭后军,中军也一定遭到敌军的突袭,而以他对杨渥的了解,他认为杨渥肯定不会被轻易击溃,或许此时中军正在与晋军主力激战。
那么这时候,他这支“溃军”的作用就极为重要了。
若是他什么都不做,放任银枪效节军前去围攻中军,结果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反过来,若是他设法牵制住银枪效节军,为中军争取时间,那么他还能将功赎罪。
所以,在“赎罪”这个念头的支撑下,李德诚最终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决定反攻。
恰好在这时候,敌军的追兵到了。
有道是“逢林莫入”,在没有搞清楚树林里面的情况前,任何合格的将领都不会轻易将手下带入树林里面去,因为那里有可能遭到敌军伏击。
而对于追击的那支敌军骑兵来说,骑兵在树林里往往会受到影响,因为树木的阻挡,战马无法将速度优势发挥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在树林里反而容易遭到围攻。
所以若不是必要,骑兵一般很少在树林里作战。
然而眼前他们仅仅是追击溃兵而已,那位骑兵统领想当然的就认为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径直进入了树林,结果就遭到李德诚的伏击,士卒伤亡惨重。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在礼心中恼怒,却又不得不停下来,准备先彻底击溃敌军后再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接下来他的遭遇却让他快气疯了。
当他率领大军去攻打树林时,经过仔细小心的搜索,废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却发现,敌军竟然早就离开了。
一番搜索未能找到敌军踪影后,赵在礼决心不管这支敌军,先去围攻吴军中军再说。
据说吴王杨渥就在敌军中军坐镇指挥,若是能击溃敌军中军,击杀甚至直接俘虏杨渥,那么对吴国的战争就会彻底胜利,而他也将获取天大的功劳,便是封为国公也不是难事。
相比之下,与这支敌军溃兵纠缠实在太得不偿失了。
这么想着,赵在礼当即下令调转方向,赶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行军还不到一里路程,却又有一个坏消息传来,留在最后面负责断后的军队遭到敌军的偷袭。
上千敌军从山坡后面突然杀出来,一通乱箭之后便是迅猛的冲锋,厮杀一阵后,他们不做停留便立即撤退,让闻讯赶来支援的敌军只能望尘兴叹。
紧接着,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敌军时不时的冲出来偷袭,而每次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做停留,让晋军来回奔波,却又抓不到他们。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吴军赶在晋军之前,将渡河的桥梁毁掉,或者将树木砍倒,堆在路中间挡道,又或者躲在树林里放冷箭,总之以各种方式来拖延晋军行进速度。
结果,走了大半个时辰,晋军居然才走了不到三里路程,而将士们却已经深感疲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