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让苏晓宇仔细观察到数据,就是木卫二表面密集的棕黄色十字纹,这些棕黄色十字纹,其实就是火山活动的痕迹。
在太阳系的一系列的星球中,木卫二是非常特殊的星球,拥有厚度100公里左右的冰层、金属质内核、潮汐锁定的巨大摩擦力、富氧大气层、高度活跃的地质运动、富含液态水的地下海洋。
这也是一个地貌非常年轻的星球,从它光滑的地表,就可以看出木卫二的年轻。
因为地质不活跃的星球,会存在大量的陨石坑,即类似于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只有地质高度活跃的星球,才可以通过频繁的地质活动,将小行星撞击的痕迹覆盖。
那些棕黄色的十字纹上,就是木卫二的地震火山带,这些地质火山带,现在还处于活跃状态。
石楠花号在环绕了一个星期后,就检测到16次微型的火山喷发。
由于木卫二的特殊结构,其内部火山喷发时,并不会出现大量的火山灰,只有一些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加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氡气之类。
在这一个多星期内,苏晓宇和蓝星的航天部总部多次联系,讨论石楠花号接下来的任务。
石楠花号由轨道环绕器和着陆器组成,其中轨道环绕器6.3吨,着陆器12.3吨。
现在苏晓宇和总部讨论的关键,主要是着陆器的着陆区域。
木卫二虽然是低重力天然卫星,但它的地质活动太活跃,而且表面都是冰层,加上富氧大气层。
这种环境,非常考验着陆器的设计,比如在富氧大气层中,需要预防火灾;又比如在地震中,如何避免陷入裂缝之中。
特别是后者,木卫二的表面虽然是太阳系的类地星球中,最光滑的存在,但这仅仅是从宏观尺度上来说的。
如果将尺度调整到米级,那木卫二表面其实是沟壑纵横的冰原地形。
在木星的潮汐锁定下,木卫二的冰层是非常不稳定的,经常发生相互挤压、断裂。
甚至看起来非常平整顿的冰面,表面仅仅是薄弱的冰层,而下面可能是一道道裂缝。
这种环境下,之前联邦投放到木卫二的一台着陆器,就因此陷入了一条宽度六七米的冰裂谷之中,下面深度达到三百多米,着陆器直接被摔残废了。
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航天部也没有急匆匆就扔着陆器,毕竟送一颗探测器过来木星,材料和技术成本虽然不高,奈何时间成本太高。
木星距离蓝星太远了,不能像火星和金星那样,一年送几百颗探测器。
目前航天部已经将木星的任务排满了,一年也就30~50颗探测器的量。
因此石楠花号的着陆器,必须慎重考察好着陆区域,肯定不能像上一次那样,直接送到冰裂谷之中。
为应对这个问题,石楠花号的轨道环绕器上,专门配备了一套用于探测地质的设备。
通过这套设备搜集到的数据,苏晓宇这边已经按照数据,绘制了木卫二的地表地图。
这份地图还包含了一部分地层的情况,大概可以探查到500~1500米是深度,精确度方面,从地表到地下1500米,精度是从1厘米到35米。
虽然地下的冰层,随着深度的加深,精度会直线下降,但这并不影响分析。
毕竟石楠花号的着陆器,是要着陆在表面,而不是着陆在地下,只需要精确分析出地表和地下500米以内的情况,基本就不会有陷入冰裂谷的问题。
当然,如果突然遇到地震,又刚好在着陆器附近,出现大面积裂谷,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