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草原在大规模降雨中,道路总是泥泞难行。
魏伯元躺在一辆平板车上,手持蒲扇,呼呼扇着凉风。比起炎热的气候,草原上的蚊虫更让他厌恶。
“啪!”
他伸手从赤裸的小腿上拍开一只牛虻,这种看起来很像苍蝇的虫子,咬起人来生疼。
按理说他这样的张家口大掌柜在这种季节一般是不需要再风尘仆仆的远走草原。但这一次的任务,也只有他这样熟悉草原各部落的“老熟人”才能胜任。
“都怪京城里那劳什子天尊,一个神棍不好好的骗钱,搞什么纺织业合作社!”他满肚子怨愤的嘟囔着,耳边总是萦绕着虫子们嗡嗡嗡的声音。
如果后世穿越者以为,靠着一些从后世学来的伎俩就能瞒天过海,将古人耍的团团转,那就大错特错。
萧平企图用羊毛贸易促进草原的单一经济体被中原控制的计划,很快就被晋商看透。
朝廷早就试图以贸易制裁为手段控制草原各部;一开始晋商们还只是为了财富才铤而走险的进行走私贸易。
但随着他们势力的膨胀,晋商早就不再只是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然而蜕变成了一个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怪胎。
为了维持他们在边镇的影响力,走私贸易已经成了一项政治任务。杜绝朝廷从经济上控制草原是晋商的基本“国策”。
后世有学者分析过长城的真正作用。从战国时期秦赵燕等国便开始修建长城,这项工程持续到了明朝。万里长城万里长,早就无法真正杜绝游牧民族的大举入侵。
难道历代的封建帝国都如此愚蠢,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明白?
只要将古人放在与后世同等的智商线上,就能看出来长城的修建绝不可能只是为了杜绝外部的入侵。
那么长城还有什么意义呢?
后世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其一自然是对付小规模的劫掠。中原王朝的边境线太长,对付大规模的入侵可以集中兵力。但小规模以马匪性质的劫掠很难杜绝。
有了长城,至少可以大大降低小规模入侵事件的发生频率。但这绝不是花费如此巨大代价修建长城的唯一原因。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长城除了对外防御,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对内约束。控制国内的商人向草原大肆走私违禁品。
所以,想要走私,往往只能与当地的驻军联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晋商最终会发展成这样一个政经怪胎了。
但归根结底,晋商们仍旧只是一群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他们没有更长远的目光。
魏伯元是晋商体系下为数不多拥有国际视野的聪明人。朝廷的这种小把戏,他一眼就将其看穿。
随后小张阁老寄来的书信也佐证了他的想法。于是,代表晋商出访草原,寻求对抗朝廷盟友的重任便落在他的身上。
边境的蒙古部落台吉们对于晋商们的召集十分重视。与其将草原当成一个大明朝的敌对国家,不如当成一片无政府主义的黑帮聚集地。
他们很清楚,想要在大明朝这艘腐朽的战列舰下生存,就必须紧紧抓住晋商这支盟友。
会盟的地点被定在土默特部的东南角,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内。
经过十来天的艰苦跋涉,他终于进入到本次会盟的部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