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就好,越困难的时候人越是依靠希望支撑的。
回家后又翻箱倒柜,找了一把生锈的铲铲,放在枕边用于晚上防身。其实也知道没多少用,这身体很瘦弱,但有准备好过没准备的任人宰割。
咦,又在床下找到了一个土豆。
前面吃的五个没注意,现在仔细看,这土豆和后世的土豆相比颜色不同,重量也不对,比较压手。
赵诚不知道“变异”土豆能不能做种子培养,就算可以,赵诚是商人不是农业实干家,不知道流程,也暂时对宋代整个农业模式大环境不了解。团队,技术,营销、渠道,推广,古人对新东西的接受程度等等,涉及的问题真是一堆。
其实古人从来不缺乏秘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但依靠这崛起的实在太少,基本就一模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尤其如此。
就像把茅屋抵押了那样,脑袋里又闪过一丝败家子想法:干脆吃了吧。
现在肚子不饿,但不知道为什么,赵诚就是想吃了这个土豆。
于是又烤熟吃了。
非常好吃,那股爽感犹如气流,顺着冲到后脑,让赵诚精神有些恍惚又飘然。
随即出现幻象,像是显示屏闪烁两下又电力不足熄火了?
左右看看,赵诚有强烈预感要发生什么,却就差一点,暂时还没发生。
难道……
又在房间里寻找。
要找什么不知道,反正试试看也累不死。
一定有什么情况的,毕竟穿越这种只在里出现的事都给遇到了。
就这样,怀着好奇心把家里每一寸地方找过来,然而这次什么也没找到……
前世赵诚喜欢看书。
鸡汤文大多数时候是废话,但正因为是大家认可的废话它就是对的。有种观点是:哪怕天上下白银雨,也需要起的比别人早,体力比别人好才能捡到。每一种成功都不是偶然。
赵诚很早起来,天不亮赶到了河边。
服役是必须服役的。其实想通了此点后也就不容易自怨自艾了,那没什么用,除了带给周围的人负面情绪外,未必能真的躲懒,却肯定能顺便把刘都头和监工惹毛。
好处是北宋的吏治和人权状况在古代岁月中相对较好,很少挨皮鞭。
不过总体上整个工地懒懒散散,效率低下。刘都头却只能坐在凉棚下骂骂咧咧,遇到发牢骚的劳役会过给人家后脑勺两巴掌,但也只能这样,他没其他办法提高效率。
倒是中午的时候,刘都头发现赵诚是整个工地最不偷懒的,说话也最少的一个。
“叫那小子过来。”
刘都头让人把赵诚找来了,又道:“给他碗水喝。”
之后刘都头起身,远远看着工地皱眉,“雨季将至,进度却差不少,本都头看你做事利索,像是还会组织,对此工程你有没心得?”
赵诚在低头考虑。
周围的差人算不得眼巴巴,只是既然问了,真的希望有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耽搁了进度,县老爷真会抽人的。
没及时得到回答,刘都头有些失望,“你到底有没想法?”
赵诚这才道:“这倒也不是很难,现在大抵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形势。干脆依照昨日和前日的平均量,略加少许后定下规矩,先干完的回家。暂时来说,这是最简单就能执行的一个办法。”
刘都头迟疑少顷,“听来有些意思,县尊为了民意比较放纵这些人,本都头也就不方便太粗暴。但这样拖下去对国朝、对县尊、对本都、对他们全都没好处。那就……由你负责一个工段试试,先看效果。”
这不是幸运,以赵诚的工作态度和效率,老刘在抓瞎时候想到赵诚不奇怪。尤其昨天赵诚会说话,还给他送了微不足道的铜钱,于是老刘在一群不好用的普通人中关注到赵诚的概率也就比较高。
刘都头又问道:“把握大吗?”
赵诚也说不好,“把握偏大但不绝对,不过试试看也不至于变得更坏。出现其他情况,可以再及时调整。”
刘都头微微点头,却还是皱眉看着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