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朱元璋都不得不承认,虽然胡惟庸在朱极口中已经是个十恶不赦的悖逆之徒,但他的能力在这满朝文武之中也是最出彩的那几个之一。
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朱元璋目光深邃地看了胡惟庸一眼,见他毕恭毕敬低头跪倒在地,嘴角含笑温和地让他起身。
“咱家老大自幼在民间长大,无论治国理政还是行军打仗,只怕暂时都力有未逮。是以虽然他年近及冠,咱也没准备赐他藩地。往后便留在京中,识字习武,以免往后行止粗鄙有辱皇家威仪。”
听到朱元璋对这位大皇子的安排仅仅是读书识字,朝臣们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读书习武,哪一样不是经年累月的功夫。
那他们完全不必担心这位大皇子跟太子掐起来,惹得朝堂鸡犬不宁。
不过朱元璋接下来的吩咐便让他们刚放下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里。
“李敏,你工部如今便可着手在皇城就近寻找一处吉地,依王府规制,嗯,算了,就比太子东宫略微降等吧,即刻营造宅邸。”
洪武朝律例森严,这是举国皆知的。
早在洪武四年,朱元璋便亲自规定了王府的规制。占地面积,宅邸样式,使用的材料,雕刻的花饰,诸如此类,详尽至极。
万万没想到,工部收录这规制才不过三年,就被朱元璋亲手打破。
一时间,工部尚书李敏出班跪倒在地,脸上作难地抬头问道:
“陛下,不知这王府规制只是单独为大皇子破例,还是今后诸位王爷的府邸都要依此修筑。若是特例,还望陛下着中书省拟旨存档,以免将来诸位王爷因循此例。”
皇帝说话不算话,工部却不能惯着。
国瑞爷腰子折没折李敏不知道,但他知道后头还有八九位王爷等着修王府呢。若是全都按这位大皇子的前例来,他李敏被冠上始作俑者的骂名不说,将来朱元璋要追究起来,锅还得他来背。
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工部尚书还是非常明智地将其推给了朱元璋和胡惟庸。
朱元璋很不耐烦地噘了噘嘴。
这点破事你私底下说不行吗?非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出来,咱不要面子吗?
“咱大明以孝义治天下,你觉得,咱朱元璋的嫡长子,当不得一个逾制的王府?”
嫡长子三个字上,朱元璋的口音极重。
朱极的身份特殊,特殊到朱元璋不惜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
所以,往后无论在朱极身上发生任何逾制的事情,那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个皇室嫡长子,当得。
这就是朱元璋想要告诉朝臣的全部。
最后那一句,根本就不是反问,而是对那些蠢蠢欲动的朝臣们最温和的警告。
李敏沉默了,宋濂也沉默了,就连胡惟庸,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