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旧是这样。
第二天,这个时候大家才慢慢回归了正常。
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总局也进行了捐款,虽然不在国内,但大家也想办法把钱捐了出去。
5月16日,苏风收到了蒋意涵打来的电话,知道了那些希望小学的具体情况。
前前后后一百所希望小学,都是处于震中的区域,却没有一间倒塌。
更难得的是,在周围建筑物都不安全的情况下,即使部队已经打通了生命线,找了半天,却找不到合适的聚集地点。
尤其是还有余震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这些希望小学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经过部队的测试,又从四川省建筑局拿到了详细的施工资料之后,救援指挥部确定了这一百所希望小学应该没有问题。
质量过硬,而且是同一标准建设的,从设计到建设又是同一个团队。
因此这些学校第一时间被选定为安置灾民中重伤员的地方。
一个个全国各地赶到的医疗小组,纷纷入驻各个学校,把许多教室都改成了临时的手术病房,直接开始了手术。
而剩余的教室和操场,则成了救援物资和指挥部的集合点。
不是不想用这些地方安置灾民,实在是地方不够用。
总指挥部不可能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地方进行具体的指导,因此又成立了几十个下级的指挥单位,而这些学校就成了稳固的指挥大后方。
物资的囤积,人员的调动,一个个的命令都从这里被发出。
“那就好,我知道了蒋姐。”
苏风挂了电话,自己的这些学校总算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不说出自己知道要发生地震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苏风能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他的资金有限,也不可能把汶川所有的房屋都改成能抗八级地震的,这连国家都做不到。
不过他根据前世对于汶川地震的了解,还是做到了自己限度之内能做的极限。
前世的汶川地震,在解放军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等巨大风险打通了生命通道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还不是物资,虽然也是缺少,但却不是最主要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没有一个安全的地点。
一是进行手术,本地的医院自己都墙体开裂,根本无法安全的做手术。
二则是连下放的指挥中心都没有地方安置,指挥中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个几十人的小组。
需要各种电脑和通讯设备,还要有自己独立的发电设备。
这些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场所。
尤其是地震之后由于地壳的强烈挤压,相撞,或者分离,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发加强,气流上升,对流运动显著提升,再加上分针使空气中杂志变多,这些因素加起来,就会形成地震之后除余震外最重要的次生灾害之一,暴雨。
当初的暴雨给救援行动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有的指挥中心甚至进行了多次迁移,损坏的电脑设备无所谓,但是对救灾造成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又怎么可能救灾。
这也是事后总结的时候,排列在第一序列的问题。
苏风在有限的条件下,对这些小学进行抗震级别的建设,一是可以救下大量可怜的孩子,再有就是可以作为临时的手术病房和指挥中心,还有物资集散中心来用。
而现在这些地方也确实都被征用了,发挥出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就像一个个坚固的堡垒,保护了上万个学生,也确保了救灾工作可以有序进行。
“这就好。”挂了电话,苏风看着手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