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nuoweng.com
字:
关灯 护眼
Nuo翁小说网 > 重生之工艺强国 > 第108章 不胜其烦
推荐阅读:

第108章 不胜其烦

方翰民扫了一眼坐在老韩对桌,一直没有说话的车间主任苏文权,“如果没有领导发话,工人们哪敢随便更改工艺条件!是吧?苏主任。”

刚才还把自己当局外人,突然听见方翰民问话,老苏怔怔地说:“什么?谁发话了?”

“我刚才去车间各岗位仔细查询,发现了问题所在,结晶岗位当班职工都说是你让他们延长结晶时间,有这回事吧?”

“我?”老苏本想抵赖,但考虑到车间职工已经跟方翰民实话实说,他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是说过把结晶时间延长到跟以前一样,不管哪种工艺,结晶过程应该都是一样的,难道延长结晶时间就对产品纯度有影响?”

“当然有影响!原因我刚才已经说了。苏主任,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要让工人随便更改工艺条件?”

“我觉得把某些无关紧要的工艺条件跟以前统一起来,便于车间管理。”老苏觉得自己有理。

方翰民无奈地说:“无关紧要的工艺条件?这是你说的吧?只要是操作规程上要求的工艺条件,没有哪一条是无关紧要的!新旧工艺的原理不同,即使结晶过程,也跟以前有区别,希望你们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而且试车阶段的事实证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也没有什么地方不利于管理。”

害怕老苏跟方翰民发生争吵,老韩把话题岔开,“方科长,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已经告诉结晶岗位的职工,让他们马上按工艺规程要求,把结晶时间恢复到试车阶段的标准。”......

自此以后,一车间运行还算正常,但是,无论大事小情,但凡跟工艺技术有一点关系,即使车间技术员老吴能解决的问题,车间主任苏文权都要给方翰民打电话,让方翰民不胜其烦。

过了十几天,在向袁厂长提交工艺改造书面汇报材料的时候,方翰民谈到一车间的领导未能尽职尽责,甚至瞎指挥,至今还离不开技术科的指导,给他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

“为什么这样说?”袁厂长知道方翰民从不在背后议论别人,听了方翰民的抱怨,他感到很诧异。

“半个月前,他们刚接手一个星期就出了质量事故,把我找去分析原因,结果是车间主任老苏擅自做主,让职工随意改变工艺条件,导致几批产品质量不合格。”

“还有这种事?此前没听你说过,现在怎么样?”对于方翰民反应的问题,老袁开始重视起来。

“找到原因后,我当场就让岗位上的职工改正过来了,也向老苏指出违反操作规程是错误的。但是,自那以后,一车间跟工艺技术有关的所有事情,老苏都要找我,即使那些问题他们原本可以自己解决。”

“在你看来,是他们根本没把新工艺搞懂,还是故意跟你找事?”

“我认为两方面原因都有。技术方面,他们的韩工应该掌握了百分之八九十,老苏也就一知半解,但老苏的有些行为,明显是想找别扭,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对工艺改造有抵触情绪。”

提起这件事,袁厂长还有印象,当时他让王副厂长协调一车间和技术科的工作关系,就是因为老苏从中作梗,导致老王无法协调,最终闹到袁厂长这里,是他亲自做工作,才勉强让老苏接受了工作协调。

袁厂长点了点头,“嗯,老苏本来就不欢迎工艺改造,也许他习惯于管理老工艺那一套东西,对新技术新工艺有点畏惧,现在从头学,年纪有点大,脑子变笨了,学不进去,这倒可以理解。”

“可是,技术进步是大势所趋,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未来!而且,一车间的技改已经完成,无法恢复到从前了!”方翰民着急地说。

“你别急嘛,咱们早就达成共识,技术进步是今后全厂的工作重点,别说一车间不能恢复到从前,即使能改回旧工艺,也万万不能那样做!那不是开  倒  车,跟时代发展大趋势背道而驰吗?不仅让人笑话,而且完全是瞎折腾!”

“话虽如此,一车间今后何去何从呢?”

“还用说吗?新工艺成功投产,是红星制药厂的一件大事!不能因为某些人不适应,就对一车间产生悲观情绪。一车间以及现在采用的新工艺都是不可动摇的,但那些不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人,却是可以挪动的。”老袁意味深长地说。

方翰民若有所思,“袁厂长,你是说......?”

“对,也许你已经猜到了,某些人不是不适应新工艺吗?那就让他挪地方!一个中层干部算什么?就是我这个厂长,只要不适应新形势,上级主管部门照样让我挪窝。”

“这样不太好吧?让人觉得一车间搞了工艺改造,却把车间领导换了,好像技术科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似的。”

“翰民,你想多了,一个两三千人的车间,不能因为领导不力而废了,不管是谁,只要不能胜任工作,就得挪岗位,不要在乎外界怎么说。另外,我还要告诉你,只要认为正确的事,就大胆去做,谁也无法控制外界的议论,但那不能成为阻碍你做决策的关键因素。一车间这件事对我来说很简单,只是苦于没有替代人选,让我犹豫不决。”

方翰民顾虑再三,“其实......,我这样说可能不太恰当,还是算了吧。”

“这里没有其他人,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就算是相互交流,即使不恰当,也没有关系。”

“其实,厂里只要把视野扩大点,在年轻人里面,也许可以发现有用之才。”

袁厂长对这条建议很感兴趣,“哦?面向年轻人,这倒是个好主意。你就是年轻人,对他们一定很了解,在跟他们打交道过程中,你发现了这样的人才?”

“只有长时间接触,才能了解一个人。近两三年,通过工作关系,我跟技术科的四名年轻人接触很多,可以说对他们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无论业务水平还是管理能力,我认为他们四个都不错,不仅工作热情高,而且很有责任心。”

袁厂长好像有了什么新发现,“哟,你观察的倒很仔细,我还以为你专注于技术,无暇顾及其他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