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大修攻城器具,借以逼近黎阳仓城。李密不亏是隋唐虎胆英雄,亲自率领轻骑五百偷袭宇文化及阵地,烧毁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大火彻夜不灭。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粮食快要耗尽,就诈称跟他联合,以便使他的士气松懈。宇文化及不知是计,非常高兴,任凭其士兵无拘无束地吃喝,指望李密送来粮食。后来知道是个计策,宇文化及大怒,跟李密在卫州的童山脚下展开激战,从早晨战到傍晚,杀得天昏地暗,李密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不幸被乱箭射伤,只得到汲县休息。
宇文化及精疲力尽、粮草断绝,士卒多半叛逃,攻了一下汲县之后,迅速向北转移到了魏县。他的部将陈智略、张童仁先后带领自己的队伍归顺了李密。原先,宇文化及在东郡留下了一些军需物资,派遣他设置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到这时王轨一看宇文化及大势已去,献出东郡投降了李密。李密最终大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只好率领残部向北逃亡。
宇文化及的人马行进到徐州时,由于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夺当地的牛车2000辆,把宫女珍宝共同装车;他的戈甲兵器,也让兵士背着。由于道路遥远,人困马乏,三军将士怨声载道。大臣司马德戡、赵行枢和大将陈伯图等都先后打算杀掉宇文化及,又都因为谋划不周,而被宇文化及所杀。随后,大多数将士开始逃亡而去,追随他的不足2万人。
退到魏县后,宇文化及一看大势已去,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毒杀了自己一手扶上位的傀儡秦王杨浩,自立为帝,国号为许。
宇文化及原准备攻下魏州作为自己临时的栖身之地,但一连攻打了几十天,仍没拿下魏州,反被防守魏州的元宝藏打败,部将亡失1000多人。无奈,他又带兵奔向东北的聊城,打算招诱那一带的贼盗入伙。不料,却被手下出卖,被燕赵霸主窦建德活捉,并俘虏了他的部众。随后,窦建德将他装入囚车,押送到河间。窦建德列举了他弑君害民的种种罪行,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一一砍下了脑袋。
突厥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堂妹,听说兄长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对宇文化及恨之入骨。而且又听说嫂子萧皇后落到窦建德手里后。便让丈夫遣使恭迎萧皇后,并索要宇文化及的脑袋。因为突厥势大,窦建德不敢不从,于是萧皇后便随使前往突厥,顺便带走了宇文化及的脑袋。到突厥后,宇文化及的头颅被悬挂在突厥的王廷外,日夜遭受大漠的风沙肆虐摧残。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当李密和宇文化及竭力拼杀之时,王世充趁机灭掉了异己,独揽洛阳隋廷朝政。
李密得知王世充专权,拒绝入朝朝见,回到了瓦岗军的根据地金墉城。当年九月,王世充趁李密战后疲惫之机发动进攻,率精兵两万、战骑两千,威逼偃师,在通济渠南岸安营扎寨,在洛水上架设浮桥,准备决战。
自从打败了宇文化及装备精良的骁果军后,李密有些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府库中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打了胜仗李密都不把战利品分给将士们,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贾闰甫、徐世勣等人数度相劝,遭到李密的疏远;李密反而对贪财的邴元真言听计从。
公元618年,王世充乘势袭击人心离散的瓦岗军,大败瓦岗军数员骁将。李密得知后命王伯当据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仓城,亲率精兵到偃师迎战。裴仁基建议李密偷袭东都,但李密不听。
王世充强渡洛河,双方大战于邙山脚下,王世充大破李密。瓦岗军受伤的裴仁基、祖君彦、秦琼、程咬金等大将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单雄信等人久不满李密,相继投降王世充。瓦岗军遭到重创,李密不得不东逃武牢关,王伯当退守河阳。
大败后的李密现在才有些后悔,对王伯当说:“军dui打败了,长时间地劳苦了你们大家,我现在自杀,向大家谢罪。”大伙都哭泣,不能抬头仰视。李密又说:“荣幸的是诸君不肯抛弃我,当一起回关中。我虽惭愧无功,诸君一定能保全富贵。”
他的府掾柳燮回答说:“从前刘盆子归附汉朝后,还能享受租赋。明公您与现在占据长安的李渊有交情,虽不曾伴随qi义,然而阻击东都,截断隋军归路,使唐朝不战而据有京都,这也是您的功劳啊。”大家都说:“是的。”
于是李密西逃长安,投奔李渊。
李密归唐,李渊大喜,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一代英雄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害怕放虎归山,于是反悔传旨将其召回。
李密预感不妙,大为恐惧,于是决定反叛唐朝。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前往襄城投奔旧将张善相。
李密的所作所为被唐朝熊州副将盛彦师得知,盛彦师率兵埋伏在的中原陆浑县南邢公山,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经过,被盛彦师伏击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首长安。
李渊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勣献黎阳投降,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得到李渊的允许。随后徐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三晋南五里处,坟高七仞。隋唐一代英雄李密就此陨灭。
真可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