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马上报知狄校尉……”
那探子暗暗心惊,悄悄摸下树来,赶紧去向正在设伏的狄猛禀报。
狄猛带着曹渊,以及那千余苏州卫借来的“降兵”,正自在府衙中等着,突然得到了暗探的消息,顿时悚然一惊。
“你是说,贼众竟然还有扎甲?”
“是。天暗看不真切,但粗略看来,定有数十具之多!”那锦衣卫探子禀道。
“数十余……”狄猛皱起眉头,身后的曹渊更是面色大变。这却是在意料之外,他们实没想到,贼人竟然有能凑出数十具甲胄的底蕴和实力。
正所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与寻常人所想的“限制刀剑”不同,在古代,对于刀剑等等的利刃兵器,其实朝廷并没有太过严格的进行管制。
毕竟古时百姓生存环境严苛,路上山上时有些蛇虫猛兽,寻个铁匠铺打造个刀剑防身亦实属寻常。就算偶有政令限制,也多难落实。毕竟打的到底是兵器,还是菜刀杀猪刀,也只看人家要如何运使不是?
但甲胄却是不同。无论历朝历代,甲胄都是朝廷政府所“厉禁”民间持有的军备之一。甚至比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军弩”更要让朝廷忌惮。藏甲一具,便顶得上军弩三挺。若是藏甲达到三具,更是当以造反罪论处,拉上菜市口直接就能砍了。
究其原因,其一自然是甲胄乃是军备,寻常人家根本不需要藏甲,除非心怀不轨;另一个原因便是甲胄作为战阵利器,在战争之中,穿上全副的甲胄,往往能发挥出极为恐怖的实力。
一个身穿扎甲的悍将,往往能力敌数十员只穿着皮甲棉服的士卒。精铁打造的扎甲刀剑难伤,只需护住要害部位,往往便可在敌阵之中肆意砍杀,所向披靡;若是用甲士冲阵,更是常常能打出让敌军胆寒、甚至以少胜多的局面来:
唐时秦王李世民亲率浑身具甲的玄甲骑军,以三千五百人直接杀进郑夏联军十万人的军阵之中,杀的十万人直接溃散,一战擒拿双王;宋时步兵身着“步人甲”以步抗骑,竟然在辽夏两个骑兵大国的夹缝里,生生保住了大宋朝的国祚。
甚至后来鞑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最大的仰仗,也就是十三副铠甲而已。还只是镶了铁片的棉甲;国姓爷郑成功抗清,其仰仗也是麾下身着重甲的步兵军团“铁人军”。在台湾之战,这些甲士更是顶着洋枪的射击发起了十数次冲锋,最终帮助郑成功收复了整个台湾。
“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扎甲……我军所装备的,也仅仅只是皮甲而已啊!”千户曹渊面色有些苍白。苏州卫也有甲,但他们素来被杨鲁嫌恶,怎么可能让他们装备价值极高的铁甲?
“若是他们以甲士硬冲进来,我们只怕顶不住。”狄猛亦思考着。
他们原定的计划,是在府衙之中设伏,等那些贼寇入内之后,再猛然间杀出,仗着己方这千余人关门打狗,务必将这群好不容易引出来的贼人连锅端了。
但现在看来,纵使杀了贼人一个措手不及,他们也大有可能凭借着那数十名甲士,硬生生冲进预备仓里放火烧粮。
想起曹国公李文忠训练他们之时,曾教导他们战阵之上瞬息万变,纵使早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亦有可能被某些突发情况打乱了阵脚。对此狄猛现在可算是深有体会。
“狄将军,该怎么办?”曹渊问狄猛。
“……现在再去请示姚先生,怕是来不及了……”狄猛咬了咬牙。强撑着收起慌乱,想着能弥补局面的法子来。
国公爷曾说过,当此之时,最重要的是将领保持冷静,早做决断。无论决断是否高明,总好过自己先乱了阵脚!
“派人向苏州卫求援!”狄猛已有了定论。他决定推翻事先姚先生和殿下事先吩咐的战略,由自己担起责任来,用自己的决断,来达成殿下既定的战略目标。
“曹将军,带着人随我来。”
既然担心他们用重甲冲阵,那么只要加厚军阵的纵深便可以了。
“放弃伏击的战略,我们到外头去,用我们的堂堂之军,正面全歼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