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宁列所表现得那样子,那种可能性对于赵维自己来看,简直是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
那就是……
宁列的嘴炮预言成功。
不但能够没有任何的的危机,而是将会真正的一飞冲天!
这种可能性太小了点。
“你为什么会那么放松?”赵维开口,声音很是成熟,颇有御姐音的风格。
宁列一听就懂了,毕竟,赵维的心态不是很容易调整的,去年的那场事件,真的是令赵维一下子没接受的了,哪怕快一年了,也还是心有余悸。
毕竟……
网络舆论实在是很可怕。
现在的舆论还好,因为家家户户拥有电脑的人还不算太多。
而等到电脑用户多起来,也就是从后世几年开始,网络舆论会成为网络舆论暴力。
当然在我国早就不是一件新起的事件。
“高跟鞋虐猫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最毒后妈事件”、“死亡博客事件”等等网络暴力事件就曾不断发生,当时《纽约时报》等欧美主流媒体甚至指责中国网民为“网络暴民”,称其为“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
简称。
键盘侠。
当然不止这些,网络舆论暴力是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结合体,是网民利用网络手段营造舆论,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和语言攻击、辱骂,甚至通过“人肉搜索”暴露个人隐私,从而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
而且《人民日报》也曾经报道网络舆论暴力来势凶猛,就将“网络舆论暴力”的特征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
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网络媒介的特性与言语上的暴力性,还有网络的虚拟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且无须负责。
所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时,人们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意见分歧而恶语相向,甚至不惜偏离所讨论的问题用各种言语攻击对方,即使是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老实人,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粗暴和富于攻击性,这种网络环境中的“去个性化”,使得网络言论的过激与偏执成为可能。
而且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网络中信息的生成、发布、传递使得网民容易情绪化。
这就助长了网络空间中非理性情绪以及不实信息的蔓延。
网络暴力的发端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民更喜欢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来维护正义、批判违背道德的“恶性”,通常该“恶性”事件真实性还未经考证,舆论便一边倒地倾向批判和惩罚,即使当事人一再澄清也难以扭转局势。
而赵维的军旗装事件的相关讨论可以看出,以愤怒、厌恶负面情绪为主导的情绪,最终导致了网民舆论的一边倒。